考研難度等級:
難度一:本地區、本專業、本院校
難度二:本地區、本專業、跨學校
難度三:本專業、跨地區、跨學校
難度四:本地區、跨學校、跨專業
難度五:跨地區、跨學校、跨專業
看得出來,一跨二跨那都是小case,三跨才真的是跨到劈叉。下面我們來說下這5個難度等級,考研黨們可以對號入座啦!
一、難度一:本地區、本專業、本院校
(最幸福的“三不跨”)
在五個等級里難度最小,占據各種天時地利人和,手握各種資源,導師、學長學姐隨便偶遇。一定要張開嘴邁開腿,這么多的資源不好好利用會挨打的。
二、等級二:本地區、本專業、跨學校
(幸福程度降一級)
比等級一難些,難在人脈資源,也就是學長學姐不方便找。如果跟目標院校在同一個城市,大家一定要多去跑跑,說不定能有意外收獲。
三、等級三:本專業、跨地區、跨學校
(大多數人的選擇)
絕大多數考生都屬于等級三,比起跨專業的,在專業課上有一定的優勢,不過由于跨地區跨學校,在獲得信息和資料上會有些難度。
四、等級四:本地區、本學校、跨專業
(跨專業一時“爽”)
等級四最大的特點是跨專業,難也就難在跨專業上。畢竟隔行如隔山,從文學跨到經管,從理工跨到文史……要付出多少心血,才能脫穎而出啊!
五、等級五:跨地區、跨專業、跨學校
(最悲催的“三跨”)
三跨專業考生需要更多的勇氣與毅力,而且伴隨著不小的風險。除了要面對搜集院校報錄數據信息等問題,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有人選擇跨考,是因為追求理想;有人選擇跨考,是因為現實無奈。跨考本身就是個機會與風險并存的選擇,選擇跨校、跨專業,意味著有希望進更喜歡的學校,學更喜歡的專業,但也意味著要比考本校、本專業冒更大的風險。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