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是世界普遍采用的科研表現評價工具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目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采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百強高校國際排名穩步前進
從統計數據來看,本期(2019年7月)百強高校ESI綜合排名相比上一期(2019年5月)有一定幅度進步。
各大高校中,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排名繼續進步,位列國際86位,繼續保持內地高校第一。這體現了國科大強勁的科研實力以及獨具特色的科教融合模式在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成功,同時也是對國科大49000多名在讀碩士和博士在科學道路上執著追求的褒獎。
北京大學國際排名位居89位,也是國內高校第二位,入選學科數達到21個。清華大學國際排名93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9個,綜合排名位居國內高校第三位。浙江大學國際排名104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8個,排名第四。上海交通大學位居107位,居國內第五位,入選學科數達19個。復旦大學位居156位,居國內第六位,入選學科數同樣也是19個。中山大學位居185位,繼續強勢進入國內第7位。南京大學位居國內187位,國內第8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194位,國內第9位。華中科技大學位居242位,國內第10位。
此外,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江蘇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重點高校表現也不錯。
相比2019年5月份,百強高校除30所退步、8所保持不變外,其余62所國際排名均保持進步,這也表明國內高校整體科研實力在進步。本次進步較大的高校包括中國礦業大學、深圳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