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復習方法與節奏,但很多時候你自以為正確的方法思路卻可能是錯誤的。這樣會誤導你,影響你的復習效率,浪費時間,甚至會影響最后的成績。學府考研輔導老師總結了考研期間可能會遇到的六大錯誤思路,希望大家要引以為戒,少走彎路。
1、覺得數學題要反復做,要一題多解
一題多解的誤區是受到很多數學參考書的影響的。
不可否認,這會培養"發散思維",幫助拓寬思路。但在短短幾個月內要吃透很多書很多知識點,效率是最重要的。
一題多解的效率要遠不如一題一解,多題多解,一道題用了兩種解法,所消耗的時間也是正常時間的兩倍甚至還要多——因為不可避免的要繞開你最先想到的那種解法,這會消耗大量的時間。這么多時間,用在一道題上是不值當的。
至于反復做題,比如全書看了N遍的那種,更是徒勞,對于做題過程中遇到的某些極個別的讓人感覺眼前一亮特別好的題,可以回顧的時候再做一遍,這是無妨,但是每道題都要反復的做,效果真的不如換點新題重新做。
數學題講求嚴謹,要把每一個步驟都弄的天衣無縫,做題要工工整整,不僅演算過程要寫全,還要回顧書中的過程,看看自己有沒有缺漏。
考研準備的時間所剩不多,這是一種極其浪費時間的方法,非常缺少效率。
所以在最后階段,心算+筆算——一旦數對了立刻換下一道題。
在最后時間里認真地看真題及答案的步驟。
在前面的訓練中,直接順著書寫寫畫畫,只求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正確的數,這種極端追求效率的方法可以讓你每天比別人多做很多題,而且在考場上不慌不忙的做了第一遍檢查了一遍之后還能提前半小時交卷。
事實上,就算某一道題真的出現了比如數正確但是步驟和方法中有缺漏,例如分段函數少算一段的情況——就算是這樣,相信這樣的錯誤在別的題中也能夠檢查出來,也一定會檢查出來的。
2、英語中出現收益和時間不成正比的情況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這注定了它很多和其他學科不一樣的地方。這是一門"只要你在學,你就一定有提高"的科目。
英語這科目,40分的閱讀題,和閱讀有關的還有10分的新題型和10分的翻譯(都需要讀懂)還有10分的完型。
什么意思,如果你閱讀水平高,英語至少有70分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所謂那些亂七八糟的題型都是考察閱讀的一個變種而已。這也就注定了需要多讀,但是閱讀水平還不等同于做題水平,所以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花大量的時間閱讀,順帶著把考研中常見的閱讀題型這些做一做。
最重要的是,按照科學規律,一篇閱讀題從做題到檢查只有18分鐘的時間,如果我們只做一遍的話,必須要在12分鐘內完成——所以不要考慮你為什么錯了,要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讀懂了。
3、數學三科,高數,線數,概率并進
有些人的做法是三科齊頭并進——這會極大地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因為你會發現三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哪科都學不明白哪科都進展不順利。
從宏觀上來講,把模擬題提前至第二輪,這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楚的認識出題規律和自己知識薄弱的環節,更重要的一點事可以讓大家統籌規劃下面的復習。
從微觀上來講,按順序的做高數一二三四章的進行下去的時候,需要時不時的空出一天來把之前的所有章節的題每章隨機抽出幾道看起來比較難的練習題,用這一天的時間把之前學習的內容"復習一遍"。
4、科學的作息規律
早上6點起床刷牙洗臉上廁所,七點鐘吃早點然后準時到自習室,7:30-10:30數學,10:30-11:45英語,中午吃飯,下午1:00-3:00政治,3:00-5:00英語,晚飯后學三個小時專業課,自習室關門了才走。
這樣作息規律是很科學,但是問題出在哪里?問題在于太死板了。如果在某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你去不去?去了的話數學學不成了,因為“時間過去了”這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經常很多人說“我很努力了,我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一二點睡覺,這是我的極限了,我還是學不明白,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用時間來衡量努力程度的人有一大部分是為了自我安慰的。效率是什么,是總量除以時間。
所以我們要注重什么?
量。
要把量規劃好,不管外界什么因素,學校的要去參加什么的,只要我一天能夠保證把我規定的量學完,我的計劃就已經完事了,剩下的時間由我支配。主觀能動性強的繼續預習下一天的內容,不想學的就出去玩。
5、政治
很多人覺得考研政治就是要死記硬背,無奈于自己記性沒那么好就想自暴自棄,到了九月份說人家有十月份開始復習的呢,到了十月份說十一月份開始復習的人也不少,到了十一月份說我聽說一個學長用七天就60+了,到了十二月份時候說馬上就考試了我該怎么辦,到了考場上說政治就是扯淡的我不念了。
這樣的大有人在。政治是需要理解的一個東西,哲學很難,但是算下來考試的選擇題不過那么幾分,而且你至少還能對幾個吧?
6、數學全書看幾遍了也還不懂
真正的"看全書"是要做題的——不僅僅是書后的練習題,就是書上的例題也要做!全部統統自己做,做不出來?做不出來就看看書上的概念定義講解,還是沒思路?沒思路就最多最多看兩道例題,然后再做,再做不出就不給吃飯,餓著,憋著!
最后再提醒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我們可以從別人那里學到經驗,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王道喲!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