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她的父親在家中摔倒,確診為腦動脈血栓引起的腦梗死。這對于他們貧困的家境而言,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沒有辦法,張紹霞只能一邊陪著父親治療,一邊在醫院的走廊上堅持考研的夢想。
艱難抉擇
不想放棄考研,更不想失去父親
今年22歲的張紹霞是重慶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2016級廣播電視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為了今年12月的考研,她已經做了很長的準備。
考研之旅就像一場馬拉松。“我想要報考我們重慶郵電大學通信學院的研究生。”張紹霞的目標很明確,為此她無論是周末還是暑假,都堅持早晨6點開始晨讀,晚上10點趕在宿舍樓關門前才回到宿舍。
不過,12月3日下午的一個陌生電話,打亂了張紹霞的“馬拉松”。
原來在12月2日下午四點左右,獨居在銅梁區永嘉鎮的父親張德順在家中摔倒。3日上午被人發現,之后輾轉送到銅梁區人民醫院。經醫生診斷后確診,張德順為腦動脈血栓引起的腦梗死。
“我父母離婚早,從小到大都是父親拉扯我。我當天就從學校回到了銅梁,到了醫院我就蒙了。手術需要十幾萬,我們家只有一萬塊錢的存款。”
沒有辦法,張紹霞和父親只能放棄手術進行保守治療,可是每日治療所需的巨額費用對于父女二人來說仍是一個天文數字。
“我爸只有我一個女兒,我帶著考研復習的所有書籍來到父親所住的醫院,我一邊照顧父親,一邊繼續我的考研復習路。”張紹霞覺得現在正是考研沖刺的關鍵時期,為了照料父親無法安心復習,但自己不想放棄考研的夢想,更不想失去父親。
一墻之隔
病房內外是兩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晚上11點,銅梁區人民醫院住院部的走廊上,張紹霞在堅強備考。而一墻之隔的病房內,父親張德順在和命運進行著抗爭。
“我們家沒有錢,但父親一直教育我,要好好讀書。”張紹霞覺得,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命運,才能給父親更好的生活。“所以父親突然遭遇的病痛,我也不能放松學習。考研日期臨近,我也只有在照顧父親之余學習。在這種緊張的情況下,實在別無他法。”
“張紹霞在通信學院廣電專業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并且是國家勵志獎學金、兩次學業三等獎學金、兩次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重慶市一等獎的獲得者,今年9月還獲得重慶郵電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張紹霞的輔導員劉暢是12月8日才得知學生的家庭遭遇了不測。“我當時就覺得,這么好的一個學生,我必須要幫助她。”
“我是她高中同學,她平時為人挺好的。”張紹霞的高中同學劉小霈覺得張紹霞挺不容易的。“她和父親相依為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慶郵電大學,沒有什么經濟能力。他父親今年64歲,之前在工地上做建筑工,現在歲數大了就回家務農,沒想到會這樣。”
絕地求生
她的困境收獲了四方援手與溫情
考研和父親的病情,是張紹霞當下必須面對的兩場“戰爭”,雖然壓力很大,但她會盡量讓自己平復一下心情,而唯一讓她感到無能為力的則是醫藥費。
“昨天,我爸他能喝一點水了。這讓我還開心一點。”張紹霞說著,眼淚就在眼眶里轉圈圈。“醫生和我說,我爸現在的情況挺復雜,屬于危重病人,要觀察了之后才行。這之后,需要花多少錢還是一個未知數。”
為了讓父親能夠繼續接受治療,早日痊愈出院,張紹霞不得不在水滴籌上發起了捐款,向外界求助,“我們學校也是看到了有同學、老師在朋友圈轉發籌款,才注意到這件事。”重慶郵電大學相關單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學校很多老師和學生都自發地為張紹霞捐款。
張紹霞的室友葉劍芯表示,“自己在朋友圈看到張紹霞的求助,心里特別難受。因為只有到了實在撐不住的時候,她才向我們求助的。她很要強的人,而且還能堅持自己考研,我必須捐一份愛心給她。”
“在我差點失去自己唯一的親人,最傷心難過也最艱難的時候,老師、同學和好心人給我了很多的關心和幫助。”張紹霞目前籌集到了五萬多元救助金,暫時支付了前期四萬余元的醫藥費,但后續治療的費用還有較大差距。“為了能夠幫助父親早日康復,為了能夠堅持我的考研夢想,我想到了愛心基金,也向學校申請救助,請求學校能夠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幫我,我將永遠記住這份恩情,不斷努力,回報學校、回報社會。”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