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高校陸續公布本校的就業質量年度報告。1月9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會同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聯合發布的《上海市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顯示,2019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6.38%。
近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從2017屆的795萬,到2018屆的820萬,再到2019屆的834萬,2020屆正在逼近900萬關口。
總人數、簽約率等數據之外,2020年大學生就業與往年相比有何變化?本報學府考研老師采訪各方“找不同”。
國內升學或出國深造近七成
學府考研老師從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獲悉,2020年上海高校預計畢業生總量為19.3萬,與2019年相比,增加約3000人。其中不同學歷者“有漲有跌”——研究生4.9萬,與去年持平;本科生比研究生多一倍,達9.8萬,比去年多了0.5萬人;而專科(高職)生為4.6萬,比去年少了0.2萬人。
這一畢業生生源結構與《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發展規劃(2015—2030年)》總體目標趨近。規劃指出,在具體學歷分布上,基本方向是“擴研究生、穩本科生、減專科生”,三者比例在規劃期末將分別為27%、59%、14%左右。
與畢業人數同步增長的是考研人數,繼續讀研是越來越多應屆本科生的“出口”。縱覽最近5年,全國研究生招考報名人數,2016年177萬人,2017年201萬人,2018年238萬人,2019年290萬人,2020年341萬人,呈現出每年數十萬人的階梯式增長,增幅大大超過畢業生總量增幅。
國內升學或出國深造已納入就業統計餅圖。軟科匯總中國26所“雙一流”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發現,從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率來看,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的占比在50%以上;出國(境)深造則更受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青睞,占比30%以上;而參加工作的比率,華東師范大學最高,達到57.89%。
上海交通大學96.85%的本科就業率中,國內升學占44%、出國(境)深造占24.46%,兩者合計占了近七成;直接參加工作的僅為28.39%。這可以說是研究型大學生源輸出的普遍結構。其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年度就業率為98.19%,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分別為99.06%和99.11%,拉高了均值;薪資方面,本科生平均簽約年薪為13.51萬元,而研究生為18.91萬元。
行業發展帶來就業新機遇
“一些行業的新發展給學生帶來就業新機遇。”同濟大學就業相關負責人說。過去,同濟招牌的土木工程專業,往往去地產公司及各大設計院;今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在各省級政府的選調生崗位中,不少也要求具備這一領域的專業背景,由此學生有了新選擇。隨著金融業中金融科技的大發展,這種傳統熱門行業對理工科人才的需求也有所上升。而在一些企事業單位,黨建領域的新崗位數量增加了,這對于文科類畢業生來說是新機會。
“不可否認,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用人單位的崗位總需求有一些減少。但從目前的就業結果來看,滿意度達90%左右。”袁翔介紹,應技大畢業生就業去向中,最熱的是計算機行業;同時,建筑工程、化工、機械、電氣、材料等帶有“高端制造業”特征的專業需求也較顯著。在機械制造、信息服務、電氣自動化、土木工程等專業,都有同學手握5份錄用函。值得一提的是,軌道交通專業的學生畢業半年前已被“預定一空”,上海鐵路局、中鐵公司等單位面試學生后直接簽約。
即使同一專業,今年的去向也可能不同,專業的“硬核”程度越高,需求面也越廣。不久前一家計算機企業到上海杉達學院開宣講會,來聽會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基本已人手一份offer,進入“挑挑揀揀”階段。與此同時,今年學院的工程管理專業“逆襲”,畢業生十分搶手。原來,這屆新增了“智能樓宇”方向,切入行業轉型升級需求,因而供不應求。
再以杉達的酒店管理專業高級管家班為例,年年來“要人”的各家酒店今年遇到了競爭對手——包括500強行政管理、大企業儲備干部等崗位,也紛紛來“搶”。校就業辦主任張劍萍分析,這個高端定制班的學生,學習能力、專業素養甚至形象儀態都較出色。這也說明企業在招人用人時,將綜合素質及人才成長性放在不遜于專業對口的位置。
長三角初步實現“區域化留人”
據市人社部門會同市學生事務中心聯合發布的《上海市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上海戶籍生源占生源總數的30.58%;外省市戶籍生源則占69.42%,基本是“三七開”格局。
上海戶籍生源畢業生在滬就業人數占全部上海戶籍生源的92.74%;外省市生源畢業生在滬就業人數占全部外省市生源的41.67%,比2018年同期增加2.27個百分點。近年來,外省市生源畢業生留滬就業比例連年上升,上海作為國內就業導入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對華東地區生源的就業吸引力不斷增強。
“上海求職者的下一個意向城市是較為集中的,40.3%選擇繼續在長三角區域內部遷移。”在對《2020年求職趨勢調查》的分析中,BOSS直聘研究院院長常濛表示,長三角可以說初步實現了“區域化留人”,選擇在長三角擇業的人才,流向杭州和蘇州的比例分別達12.2%和8.7%。在上海杉達學院,七成畢業生選擇留滬工作,而選擇走出上海的畢業生也不斷增加,比如學生參加浙江省招聘會的人數正逐年上升。
從全國更大范圍看,本地畢業生也志在四方。截至去年底,除4省區暫未發布選調信息外,全國已有27個地區陸續加入選調人才行列,其中定向選調生一般只面向名牌大學招錄,去向為高層次事業單位。在同濟大學,2019屆選調生達152人,較上年增26%。此外,在鼓勵大學生服務國家基層項目中,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項目參與者23人,較上年更多。其中,新疆、西藏專招項目中,10人招收計劃有超過50人報名。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