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路程跌宕起伏,每一個考研的學子都是如過山車般顛覆的人生。研究生項目是我國近來年發展較為成熟的一個項目,考生在報考期間不斷地承受著生活和工作帶來的雙重壓力,學員也需要在報考時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來應對。這樣的付出和收獲是每一個考研學子最激動的一件事情。下面,學府考研小編為了大家更好的備考和順利進入北京大學進修為大家進行了相應的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
這個是我最擅長的。數學三我一直覺得是一門很神奇的科目,因為它讓很多人失望,卻又是很多人成功的關鍵,可以說數學應該算為數不多的如果你很厲害就可以打滿分的科目吧,所以對于數學好的同學,強烈建議選擇考數學的專業,這樣可以為英語政治、專業課減輕不小負擔,比如我公共課是297,即使專業課剛及格,總分也有390了,也算夠高了吧。由于我二戰時重點復習不在數學,因此我就說說我一戰怎么復習的吧。
7月:數學必須一以貫之,我本科高數都是90+,在大三的上學期的3月份開始初步有了考研的打算時,那時我就把大一大二的課本做了一遍,然后看看英語,正式復習是7月開始的,基礎不好的話必須提早些,開始看二李的《復習全書》(雖說今年聽說王丹只和董越編了那本黃色的,不過我還是覺得白色那本挺好用的),由于數學是上午考,我就每天上午8點到11點都在看數學,以保持狀態用了40-45天看完的,千萬記住里面每一道習題都得動手做,把不會的題號記下來,以備下次重點復習,大致方針是按這樣的進度:1、極限2天,2、一元函數微分5天;3、一元函數積分5天;4、多元函數4天;5無窮級數2天;6、微分與差分方程2天;線代各章2天,概率前4章各2天,后3章1天。
8月中旬:做完了,這時我就開始做《選擇填空660題》,這里面的題目比較難,做起來有點心灰意冷,不過重點還是掌握里面的方法,而不在于題目本身,真題是完全沒有這個難度的,就這樣,每天40道,一共刷大概20天,就刷完了,恰好暑假也過去了。
總的來說,基礎差的別急,多花時間放寬期限,不過最多也要60天搞定。
9月——10月:這是到了提高成績的關鍵期,因為9月到10月是離考試既不近也不遠的時間,這里我想推薦幾本大家可能沒有聽過的書,叫做《微積分解題方法與技巧》、《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解題方法與技巧》(為什么沒有線代?不是沒有而是我不推薦,雖然我也做完了但感覺一般,線代用王丹的《線代輔導講義》是最好的),我2次考試概率論部分都是滿分,因此尤其推薦概率論這本書,有很多靈活的方法非常實用,其中有一道例題,基本囊括了整個數學三的概率論知識,看懂這本書基本可以保證你考研概率論部分滿分(想當年大二的時候,那時太懶了,我基本從來不早起去趕第一節高數課,考前一個星期找到這本書看了一個星期,直接96,全班最高分),微積分這本有點難,做不出也沒關系,但概率論這本真的是很好很好!!大概從9月10號到10月20號,以上3本書都做完。同樣不會的題目把題號標出來。不過注意,太偏太難的不用管。
從10月20到11月這10天,我把真題每天做了一套,并且認真對了答案,這是也大概知道自己的水平,那是我基本上在120-140波動,不太穩定,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求穩了。
11月:過來人建議,王丹把復習全書挖出來看了看,感覺就高數部分寫的好,有挺多新思想和新解法的,時間充裕可以看看,線代和概率不如二李的,我當時是都刷完了,所以花的時間比較多,用了整整一個月。
12月:最后沖刺時,基本是一天一套模擬題,能找到的都做,累了就把以前所有參考書不會做并且標出來的題拿出來再練練。當時做了一個6+2 的套卷(6套),400題還是超越135分名字忘記了(10套),張宇的8套,以及還有一個姓劉的5套,卷子都挺好的,大家量力而做就行,不在多,而一定要做。最后3天可以不用做了,查漏補缺看筆記就好,放輕松去考試。
政治:
政治有很多大神在,詳細的方法網上很多我以前也看了很多,我考的不算很高,就簡單說點自己的心得吧:
1.政治不用開始的太早,9月中旬為宜,我感覺看它很容易上癮,不知不覺就天天刷政治選擇題耽誤其他科目。
2.參考書是紅寶書+風中勁草+王丹1000+真題,最后的無數套題+各種資料。
3.前期基本是刷選擇題,每天規定自己合適的量,1000題至少做2-3遍,風中勁草的套題做2遍,分析題不用太早看,大概12月10號再開始背,把肖四,和肖八中的分析題背了就行,尤其是肖四,簡直是神卷,以后就會發現人手一卷的。
4.最后拼盡全力,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套題全挖出來刷里面的選擇題。
英語:
1.學府考研的一套黃皮書是每人必備的,英語非常有必要研究真題,我基本改革后每年的都研究了至少4遍。
2.學府考研的閱讀150篇一共有兩本,一本基礎,一本提高,個人覺得18年考研的基礎篇里的文章都非常接近真題,題目也出的很好,很值得深入研究,可能因此我二戰英語提高了12分吧,提高那本就偏難,看著只會打擊自信,所以我把它扔了,寧愿把基礎那本看第二遍。(可能這本書每年都會改版,15年的也說不準了,不過18年的基礎篇真的很好,值得去看看)
3.作文一定要早準備,我是從10月開始基本好詞好句都會積累,并且每周一篇大作文,小作文是最后2個星期集中突破的,這個不急,但是大作文必須積累,不然真寫不出什么好句子……
4.關于做題的順序,我個人覺得應該按題目順序做,有人說完型分值太低,應該先做閱讀。不過我兩年的經驗可以跟大家說說:17年我先做的閱讀,17年閱讀比18簡單,可是對我們來說還是難,所以我做的很慢,尤其最后一篇說米國法律的,簡直變態!耽誤了挺多時間的,然后再寫作文,10分鐘+40分鐘,時間有點不太夠了,心急導致最后的翻譯寫的很差,一頓亂翻,最后再回過頭來用5分鐘亂填了完型的答案……完全沒看文章,看哪個選項爽就選誰。18年我是按順序來的,前面也提到,完型簡單,所以自己花的時間也少,做的也順,最后應該大致得7分,有了感覺再做閱讀,今年閱讀難,做的慢,不過partB很簡單,而且翻譯也簡單為最后爭取了大把的檢查時間(15分鐘左右)。
5.關于完型的答案分配,我一直覺得有個邪門的地方,就是答案經常是你讀書以來最先認識的單詞,比如conviction,excitement,enthusiasm,importance,這幾個詞,我一般就會覺得答案就是importance……不知道為啥這種感覺尤其強烈,而且經常正確。大家可以找真題看看有沒有這種情況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