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與通信工程
基本信息
專業
|
081000 |
專業名稱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學制
|
3 |
學位類型
|
學術學位 |
學院名稱
|
104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招生人數
|
61 |
聯系人
|
薛老師 |
聯系電話
|
26534393 |
電子信箱
|
981029186@qq.com | ||
初試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301]數學一;[902]數字電路與專業綜合; | ||
復試科目
|
[FS05]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基礎知識; |
專業方向及指導教師
專業方向代碼
|
專業方向
|
指導教師
|
01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陳昌盛,謝維信,康莉,裴繼紅,李良群,廖斌,吳曉曉,駱劍平,YATAO YANG,鄭能恒,歐陽樂,劉宗香,張勇,曹文明,陽召成,李巖山,李霞,賈紅,黃繼武,李斌,黃磊,黃建軍,張鵬,孫維澤,王妙輝,陳佳義,鄒文斌,QIU GUOPING |
02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王暉,謝寧,蒙山,郭重濤,李曉濱,錢恭斌,何春龍,張曉,黃冠龍,丁文華,張勝利,馮波濤,何業軍,畢宿志,王平,吉建華,陳彬,全智,王滔滔,王世偉,蘇恭超,梁永生,張龍,張沛昌,袁濤,馮大權,代明軍 |
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是授予深圳大學的首批碩士點之一。 本專業所在學科1997年獲批為廣東省重點學科,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重點學科攀峰學科,2015年獲批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中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本專業緊密結合國家和深圳市經濟建設需要,在承擔的國家重要科研任務,以及深圳科技研發實踐中提煉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根據學科發展及社會需求,本專業設立了兩個培養方向: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本專業現有導師55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杰出青年2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學術骨干3人,鵬城學者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
本專業科研條件優越,依托的科研環境包括一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ATR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智能信息研究室”,以及四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現代通信與信息處理實驗室” 、“媒體信息內容安全實驗室”、“先進導航技術實驗室”、“微波與天線實驗室”等。此外本專業還與ADI、TI、MOTOROLA、XILINX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有聯合實驗室。同時本專業還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密蘇里大學、英國赫瑞瓦特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簽訂有聯合培養協議。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取得的科研成果顯著,包括發表高水平SCI論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PCT專利,在國家級和省級競賽中獲獎等。畢業生主要就職于深圳市高新企業和相關的政府部門,就業率100%,部分就職企業包括騰訊、中興通訊、百度、金碟軟件、國民技術等知名企業。
報考要求
具有相關本科專業知識背景,有一定的工程技術能力。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