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考研中,不少考生面對專碩和學碩時,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專碩注重操作實際能力,學碩注重學術理論研究,畢業后學員獲得的碩士學位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考生在面對專碩和學碩的選擇時,總是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為此,學府考研的老師就考研專碩和學碩做了一些整理,并在下文中做了講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據了解,專碩的招生人數占到總招生的52.2%,突破總考生一半,預計2020年將達到70%,已然專業碩士成為考研中的“香餑餑”。
在此提醒各位報考2020考研的學子們,不要因為專碩突然的火熱就產生從眾心理,應該分清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理性選擇。
學費、補助、獎學金
我國原有研究生招生按經費來源分為國家計劃、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三類,全日制專碩研究生一直屬于“自籌經費”之列,而且一些院校的專碩是沒有獎學金和補助的。因而,“自費”、“無獎學金”似乎成了專業碩士“低人一等”的標簽。但是從2014年起,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一起納入國家研究生經費投入與獎助學金機制。沒有了“公費”一說,學碩和專碩實現了真正的平起平坐。
畢業后學歷含金量相同
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碩一樣可以拿到學位證書和專業證書“兩證”,然而在職專碩只能獲得學位證書。但從2010年起,很多學校在職專業碩士也可以獲得學歷證和學位證“雙證”。同時由于專業碩士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強,再加上有些高校已經達到了專、學碩士1:1的招收比例,政府和學校的重視程度讓專碩的含金量得到提升。
不同教育形式要符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1發展方向不同
學碩是偏向學術研究,專碩是重視實踐這是眾所周知的。對于今后的發展,學碩研究生要在在校期間多注重實習和相關專業兼職。而專碩雖然實踐性得到認可,但是如果今后打算考博的同學要認真考慮,專碩的考博周期時間短,很緊張,不可以直博也不可以提前攻博。因此明確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2導師制度不同
因為很多院校的專業碩士培養是兩年時間,即一年在學校學習(主要是寫論文),第二年就進行社會實習。因此在導師的配置上與學術的單一導師不同,其實行的是“雙導師”管理制度:校內一個導師,校外一個導師(也就是實習單位帶你的老師)。這樣的形式有利也有弊。更多的是考察專碩研究生的自主自律意識,畢竟校外導師不會像校內導師一樣的“全日制教學”。
不管考生是選擇的專碩還是學碩,再做選擇前,考生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情況,以及專碩/學碩所面對的發展方向,再來做出選擇。希望上文中對考研學碩和專碩的介紹,可以幫助到大家。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