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個艱辛且心酸的事,決定了考研的同學,無不是付出了較大的精力和時間。所以,決定參加20考研或正在備戰20考研的同學,要多加上心了。今天我們不說其他,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同學備戰考研的事情。
陳諾 19考研 總分357
已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外科學專碩錄取,英語59 政治68 西綜230
再詳細介紹一下自己:本科重慶醫科大學,本科成績排名207/509,六級成績435。無獎學金、無科研經歷、無參營經歷、無推免經歷(四無學長2333)
由于本科前三年沉迷于身體鍛煉與各種手游,成績方面沒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在備考時多多少少走了些彎路,希望學弟學妹能夠稍微注意下,能少走些彎路~
一、第一階段
我們都知道醫學生考研總會面臨著實習,沒時間復習這一問題。這個,真的是無能為力。既然必須要實習,那該選自主實習or學校實習?
以自己為例子:我的小班一共37人,除開保研的同學,自主實習與學校實習的比例約為1:1。學校安排的實習時間是從7月份開始前兩個月每天的復習時間大概是晚上的4、5個小時。如果白天工作比較累,晚上的效率也會降低。
等到后面考試時間的臨近,大家會越來越“消極怠工”(學霸和學神除外),老師也會表示理解,默許同學們一些遲到早退行為(個別醫院與科室除外)。而自主實習的同學就可以靈活安排時間,大大延長考研的復習時間。
不過據我對身邊同學的觀察,發現跟著學校實習的同學考出的分數并不會比自主實習的同學差很多。從我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緊迫感強
跟著學校實習的大多數同學都會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而適當的壓力確實可以提高復習效率。
2.互相監督
學校實習同學一般都是住寢室,一個寢室四個人都考研的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監督作用,至少生活作息上基本是可以統一的。而且在學習之余可以互相答疑解惑,交流思想,不同的人看同一個知識點往往角度不同,互相交流對于理解很有幫助。
PS.上面這兩點尤其是第二點是很多自主實習的同學無法做到的,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有幾個目標一致的戰友互相鼓勵與幫助是強大的動力。所以說自主實習的同學如果能找到一起考研的同學那就最好不過了~
3.帶教老師的理解
大五上半年我們是在一個區縣的醫院實習,那里的老師對考研還是相當支持的,盡量給我們擠出時間復習,還給我們準備了帶空調的24h自習室,學習環境還是相當不錯的。
給出一個最后的結論,能夠自主實習,盡量自主實習并且找幾個能夠一起上自習的研友。如果不能,盡量和帶教老師打好關系,適當地打一打感情牌,爭取一些時間來復習。
二、第二階段
接下來就來安排西綜的初試復習了
紙質復習資料:
紙質:五年制第八版教科書(除生化)、賀男神輔導講義、劉忠保小三門輔導講義(生理、生化、病理)
最開始有考研想法是大三聽說了規培政策,于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終于把每次帶回去吃灰的教科書翻開來,開始看生理教科書。我看書是看一章做一章的真題,錯題可以先收藏起來,爭取把知識點看懂,記不記得住再說,留個印象就好。暑假完了到學校,主攻內科學。平時課也不少,爭取不掛就好!(上課還是要聽聽的,臨床科目之間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期末掛科也是一件很麻煩很難受的事情),上課時掛一耳朵,在期末考前沖刺一下就差不多了。
9月中旬開始看外科學,要是五年制第八版的書看不懂就去看8年制第三版,書上永遠是說的最清楚的。我大概到了10月上旬弄完了內科第一輪,10月下旬結束外科第一輪。這個時候我最后再看了一遍生理書,大概一周多就看完了。然后就開始滾動復習病理和生化了,病理有看教科書,生化直接是用的輔導講義,再多刷刷題。這樣子一直看到差不多12月初,看了大概有3遍的樣子吧(后面兩遍速度很快的)。
三、第三階段
我的英語復習開始時間比較早~
紙質復習資料:
歷年真題(06-18,太早的參考價值不大)
單詞:研詞——董仲蠡、紅皮書
語法:句句真研——田靜
閱讀:保命28分——李旭
作文:考研高分寫作2019——王江濤
翻譯:拆分與組合翻譯法——唐靜
因為比較早就有考研意識,很早的時候(大三上)就開始背考研單詞了。每天背個50個,不停的背,直到考前兩周的樣子,再配合一下考研閱讀真題把不認識的詞整理出來重點背,效果也不錯。
閱讀是7月份開始的,一直跟的是李旭老師的課。李旭講課推崇讀一段做一題的原則。會逐字逐句精講,并且帶你找到各個段落里面內在的聯系,還是很有邏輯性的。千萬不要放棄完形填空這道題,掌握技巧的話,也能跟別人拉開分數差距。我大概10月份開始準備的,跟著老師看視頻做練習,比起閱讀,完形填空學起來要輕松不少呢!
這些就是我的考研故事了,時間就是用來擠的!機會都是自己爭取的!希望我的故事能夠有幫助到大家的地方!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