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考研的前一年,就已經開始準備考研究生考試了。但是考研除了要認真備考的同時,在選擇上也是顯得尤為重要。據說專業院校的破解的思路是“知己知彼、果敢決斷”。那么,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
“知己”
知己就是分析自己的基礎實力如何,興趣所在,預期目標如何,備考時間有多少,人際資源有多少等。
基礎實力包括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心理素質、本科專業知識基礎、本科學校背景等。
興趣就是我們對什么專業感興趣。
預期目標就是我們的人生設想,我們希望去哪個城市,哪所學校,我們想追求什么。目標,或者眼界,往往決定行動。目標有多高,成功的可能就有多大。清代胡雪巖曾有句名言:“你的眼光及于一省,你就做一省的生意;你的眼光及于全國,你就做全國的生意;你的眼光及于天下,你就做天下的生意。”考研與之也有類似之處,許多報考名校的學生就是那種志存高遠、敢于拼搏的學生,他們敢于夢想,所以實現了夢想。
備考時間就是除掉課程學習時間、課程考試準備時間、課程設計時間、專業實習時間等或者工作時間之外的可以用于專心復習的時間。一般來說,對于基礎一般的考生,報考本校本專業至少需要3個月,本校外專業至少需要5個月,外校本專業至少需要7個月,外校外專業至少需要9個月。
人際資源是指是否有學長、老師、同學或朋友在所報考的學校或專業就讀。如果有往屆就讀那個專業的學長,那么你就比別人多占據了一份“人和”,顯然成功的幾率就增加了不少。所以在沒有熟人的情況下,要盡最大努力通過朋友的朋友以及網絡等渠道找到相關學長或老師。
“知彼”
具體來說,要了解目標學校和專業的如下信息,并對它們進行有效的分析。
1)競爭態勢。也就是本年度目標專業計劃錄取人數,目標專業歷年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之比,以及過復試線人數與最終錄取人數之比和調劑情況等。一般看最近三年的就可以了。但也不要為競爭所嚇倒,只要自己喜歡,實力可以,備考時間足夠,那么就可以大膽選擇。
2)學校/專業實力。這與個人預期目標有關。目標高,對學校∕專業要求也高。主要了解學校/專業知名度、人文環境、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科研成果等。一個指標是看該所院校是否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國防科工委直屬”高校等。一些網站的研究生院實力排名和專業實力排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該學校,該專業的實力,但需要客觀地看待,尤其是對“國防科工委直屬”高校的實力更是要高看,絕對不能低估。
在專業方面,也可以從報考過該學校的學長及朋友那里獲得相關信息,如專業就業情況,以及專業今后的發展情況,導師的科研項目情況,學生的出國、讀博的情況等。
3)招生與考試政策。一般通過招生簡章、復試辦法公告等了解。尤其是招生簡章應認真閱讀。
4)專業是否歡迎跨專業報考。對于跨專業考研人而言,需要“投石問路”,事先聯系導師或者給研招辦打電話,或者上網,了解對方專業是否歡迎跨專業考生。一般而言,報考專業應與自己的所學專業相關或者不是離得太遠,最好選擇與大學階段所學專業相關的專業。這種情況下,由于大學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本專業基本情況和發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課復習起來往往會順利一些,會比較得心應手。將來從事進一步的研究通常也會上手更快一些,并且在復試時也會占有一定的優勢。當然,不少專業,尤其是交叉學科是很歡迎跨專業考生的。這時就另當別論了。
“果敢決斷”
知己知彼之后,就需要經過分析權衡果敢決斷。如下:
1)專業方面的決斷
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力、預期目標、備考難度,以及對目標院校的目標專業信息(實驗設備、導師狀況、發展前景、就業前景等)的了解,果斷選定目標專業。
2)學校方面的決斷
根據自身實力、備考時間狀況、備考難度,以及對目標學校的信息(知名度、人文環境、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科研成果)等的了解,果斷選定目標學校。
總之,選定學校和專業需要我們對自己準確定位,充分搜集有效信息,果敢決斷。選擇是一種智慧和勇氣。考研最難的是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希望我們的心得體會可以帶給大家有益的參考。最后,希望大家選擇了就不要后悔,能一往無前,為自己的選擇而奮力拼搏。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