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開始,回顧過去的2019年考研,可謂“神仙打架”。這一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90萬人。而在這290萬人中,報考985、211高校的人不在少數。
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2019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都在2萬人以上。
名??佳?,戰況“慘烈”,今年報考,要不要報名校或許得慎重考慮。
“我們”都想考名校!
近年來,名??佳?ldquo;扎堆兒”的現象屢見不鮮,那么,2019年報考985、211名校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部分985、211高校的報考人數都在2萬人以上,有的甚至接近3萬人。
同時,考研報考名校的人數,近兩年來都呈現上升趨勢。
相較于18年,2019年部分985、211高校碩士報考人數增幅最小的都在10%以上,增加了近3000人,增幅最大的達37%,增加了近1萬人。
作為C9高校之一的南京大學,2017-2019三年的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平均約有2萬人。17年有1.6萬余人報考南京大學,18年1.7萬余人報考,19年激增至約2.7萬人,而這一年,南京大學碩士統考招生人數大約僅有3400人。
也就是說,2019年報考南京大學的2.7萬人中,約有87%的人都被淘汰了。
名校更“愛”推免生?
討論名校的研究生難不難考,你得先有“考”的名額。
許多高校,尤其是名校,報考人數不斷增加的同時,碩士研究生的推免比例也在悄然上升。
2017到2019年,部分985、211高校的碩士推免比例都超過50%,且三年來,該比例一直呈增長趨勢。
具體到專業,名校許多專業的推免率都在50%以上。
某985高校,2019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法學(035102)、會計(125300)、藥學(100700)、心理學(040200)等專業推免比例都在60%以上。
居高不下的“報錄比”
名校的研究生有多難考?
報錄比可能是最簡單的體現。許多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的報錄比相對都比較高。
2019年碩士研究生報考,復旦大學報考人數約2.8萬人,復旦19年預計招生總人數約6300人,其中還包括2000人左右的推免人數,也就是說,這2.8萬人要競爭約4300個統考錄取名額,報錄比將近7:1。
西安交通大學19考研報考人數要少于復旦,但也有1.8萬余人,西交大的招生總人數約5100人,減去推免人數,所留統考錄取名額僅有3100人,報錄比6:1。
名校的報錄比,為什么這么高?這取決于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
實際上,在高校擴招的大背景下,高校碩士研究生的錄取人數其實是不斷增加的。根據教育部官網的統計數據,2010年至2018年,我國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由44.7萬人升至76.25萬人,增長了近29萬人,增長幅度超過50%。
然而,和高校錄取人數同時增長,還有往屆生的考研人數,他們的加入不斷擴大著“報考人數”的規模。
據統計,17年全國考研人數共有201萬人,其中往屆生88萬,占全國報考人數的43.8%;18年共有23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占比45%,同比上升了1.2%。越來越多的往屆生加入了“考研大軍”。
而且,相較應屆畢業生,往屆考研生在考研院校的選擇上,目標更為明確:名校。
往屆考研生人群復雜,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畢業后直接投入工作,幾年后選擇考研,這批人考研主要是為提升就業競爭力,而985、211高校自然是首選。
另一種是應屆畢業時考研失利,來年再戰,這被稱為“二戰”“三戰”乃至“N戰”,這些考研人在歷經“磨難”后,對考研各方面都更加熟悉,也更有實力和信心考取名校。
名校背后的吸引力
“名校”對考研人的吸引力,不只是一個頭銜,還有各類資源。
在2017年完成的第四次學科評估中,985或211高校包攬了無數頂尖學科。A類(A+、A、A-)學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都有30個以上。
除了學科資源豐富、實力強之外,在經費上,名校也遙遙領先。
8月初,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公布了2018年的部門決算,其中,7所高校年度經費過百億。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年度總決算超過100億,均領先于其他高校,堪稱“最有錢大學”。
總之,學科實力、師資隊伍、經費科研等等,名校自身優質的軟硬件條件是吸引無數考生報考的原因之一。
而在這些軟硬件的支持下,社會和市場對于名校畢業的學生認可度更高,因而就業也更好。
不管是往屆生還是應屆生,爭相匯入“考研大潮”的背后,就業因素仍是絕大部分人的考量。“名校”帶來是更高的發展平臺、更好的就業前景。
還有最直接的體現——薪資?!?018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在畢業生薪資水平上,985、211高校畢業的研究生普遍要高于一般院校畢業的研究生。
總之,回顧2019年考研,在這場290萬人的“大潮”里,不管你是否報考了名校,每個考研人都經歷了一次無比艱難的“航行”。
而今年的“潮水”會有多大?沒有人知道。
名校考研到底有多難?或許,數據能夠衡量的都只是硬性的指標,無數考研人的實踐“心路”,恐怕只有走過的人才能明了。
因此,2020年考研到底要不要報考名校,一切還是取決于個人的選擇。一位研友曾這樣說道:“路已在腳下,沒有人知道它通向哪里,而我必須前進。”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